• amjs澳金沙门(中国)有限公司

    动态与观点

    【聚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矢志不移自主创新 当之无愧国家脊梁

    2021-11-10
    浏览量
    5289

    ——走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顾诵芬、王大中

      创新足迹

      顾诵芬,1930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86年至今,他先后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论证组副组长和方案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1991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航空研究领域唯一的两院院士。顾诵芬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

      在顾诵芬的研发生涯中,直接组织和参与了几代战斗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他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消化吸收国外机种的技术,利用国内条件,创立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程序和计算方法;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关键技术,确保了飞机定型;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将飞机的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

      王大中,1935年2月出生,河北省昌黎县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是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校长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等。1993年,王大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主持研究、设计、建造、运行世界上第一座5兆瓦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堆;主持研发建成了世界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征的10兆瓦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并积极推动以上两种先进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王大中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中国故事

    自主设计奋进航空事业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顾诵芬被誉为“歼8”战斗机之父,但他的故事里不只有“歼8”。他不仅是我国飞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见证了我国飞机制造从引进到自主设计的腾飞。“我们的飞机设计权一定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这正是顾诵芬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信念。

      自行设计

      圆航空报国梦

      “歼8”战斗机,一款令国人骄傲的机型,是我国第一架自主研发的“高空高速”超声速歼击机,具有里程碑意义。“歼8”战斗机的成功,与总设计师顾诵芬一颗爱国的初心和自主创新的决心密不可分。

      1937年,日机空投的一颗炸弹在年幼的顾诵芬眼前爆炸,战争的惨烈让其备受震撼。“没有防空力量,将来受尽人家欺负。暗暗地下决心,我将来要搞飞机。”就这样,航空报国的志愿在顾诵芬心中埋下。

      上世纪50年代,刚成立的新中国,只能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机械地制造飞机,由于对方对核心技术保密,新中国无法掌握飞机设计原理。“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自己没有任何主动权。”这让年轻的顾诵芬更加坚定了自行设计飞机的信念。

      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在沈阳建立,任务是自行设计喷气式教练飞机。当时已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并在航空工业局工作的顾诵芬,主动请缨到新成立的设计室工作。

      当时,国内喷气式飞机理论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自行研制喷气式飞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其中进气道原理最为核心。顾诵芬竭尽全力找到一些重要资料,不仅如饥似渴地学习,他还买来硫酸纸、三角板、曲线板不断绘图。凭着一股韧劲,顾诵芬很快顺利解决了进气道理论问题。在后续试验中,他长期住在办公室,自己准备实验工具,从旧电池拆下锌片加工焊药,焊接加工不锈钢和铜管进行进气试验……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顾诵芬在设计上创造性地使用了两侧进气方案,和团队一起成功研制出“歼教1”喷气式飞机。历史证明,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从“引进”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为后来“歼8”等战斗机成功研发奠定了基础。

      拥有一架强大作战能力的战斗机,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意义非凡。在“歼8”战斗机的研发过程中,顾诵芬带领团队,率先提出了战斗机的喷流影响试验方法。然而“歼8”战斗机实现首飞后,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剧烈震动。

      顾诵芬急了。为了破解技术难题,年过半百的他,不顾生命安危,3次乘坐“歼教6”飞机极限贴近“歼8”战斗机观察气流情况。终于,通过反复试验,顾诵芬带领研发人员解决了“歼8”战斗机跨音速飞行抖震问题。

      在实现首飞10年后,“歼8”战斗机正式定型。庆功宴上,平日滴酒不沾的顾诵芬喝醉了,他用“摸爬滚打”来形容“歼8”战斗机的成功。“歼8”战斗机交付使用后,成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捍卫领空的主要战斗机型之一。1985年,“歼8”战斗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精进不懈

      续强国新篇章

      “歼8”战斗机研发成功后,顾诵芬又被任命为“歼8Ⅱ”战斗机总设计师。仅用4年时间,“歼8Ⅱ”战斗机实现首飞,并且各项性能完全超越“歼8”。

      据统计,“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共衍生出10余种型号和相关技术验证机,并因此诞生了大量创新成果,其中新成品185项、新材料41项、新工艺20项。不仅如此,通过“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带动我国的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技术得到大力发展。而顾诵芬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并为后续歼击机设计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歼8”系列飞机的巨大成功,并没有让顾诵芬忘记以创新实现航空强国梦的初衷。为能更好地进行创新研发,顾诵芬自学了俄语、日语、德语用于阅读资料,并达到了较高的翻译水平。

      此后,顾诵芬又带领团队研发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中国飞机设计体系,推动了中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2003年,他牵头论证并提交了《关于把发展大型飞机列为国家标志性重大专项工程的建议》,他提出的“军民统筹,大客大运并举”大飞机发展思路得到相关部门采纳。“C919”“歼10”“运20”……在多个飞机型号研制项目中,都有顾诵芬奔波的身影。除此之外,顾诵芬还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可以检索到他作为发明人在相关领域获得授权专利10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顾诵芬极其重视科研人才队伍的培育。他带领的团队中群星璀璨,成长出了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位型号总指挥,极大地支撑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创新发展。他主持编纂了70余册航空科技书籍,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耄耋未伏枥,深情寄苍穹。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飞机,这个信念从未在顾诵芬的心中淡去。如今,年过九旬的他依然每日往返于居所和办公室,关注国际航空前沿科技发展。对于未来,顾诵芬说:“很希望年轻人能为我国航空制造事业作出创新型贡献。”值得相信,祖国的年轻人在顾诵芬的感召下,将为我国的航空事业书写新的辉煌。(本报实习记者 姜同天)

    科技创新书写爱国情怀

      他被誉为中国“球形锥之父”,在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探索中坚持从国家战略出发开展先进核能技术自主研发,谱写了我国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世界的历史新篇章。他是清华人口中“一位务实而严谨的掌舵人”,他带领一支开拓创新、知难而进的人才队伍,描摹出我国先进核能技术研发事业的宏伟画卷。他就是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一,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攻坚克难

      闯科研“无人区”

      “科研如登山,过程往往充满着困难、挫折和风险。克服这种困难需要有悟性、勇气和韧性。”回首60余载科研路,王大中凭借坚定信念勇闯科研领域的“无人区”,克服科研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为我国登上核反应堆安全的高峰绘就了发展“路线图”。

      1958年,王大中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留校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大中接触到了一部介绍世界上第一座试验核电站的教科片,屏幕上原子核裂变释放的巨大能量让他大为震撼,也让他坚定地选择加入新中国第一批反应堆工程专业技术研究者的队伍。

      实践方能出真知。对于那时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来说,原子能研究领域几乎还是空白,亟需建立原子能研究基地。在此背景下,1960年,建筑工程编号为“200”的清华大学原子能研究基地在位于北京郊区的燕山脚下动工兴建。从那时开始,“200号”成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下称核研院)的代名词,王大中的求索之路也与我国的核能事业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没有先进设备,王大中就和其他同伴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没有先进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就从实践中摸索。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年轻研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屏蔽试验反应堆历经6年成功建成,突破技术难关37项,为我国的核能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轻的时候,我们曾喊出用我们的双手来开辟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誓言,我一直在践行这样一个誓言,努力做得更多、做得更好。”诚如王大中所言,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原子能事业。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核事故接连发生,使得核能安全问题在国际社会备受瞩目,这也让时任核研院院长的王大中意识到安全性是核能发展的生命线。

      为此,他将实现反应堆的固有安全列为重要研究方向,即不用外部操作,仅靠自然物理规律使得核反应堆本身趋于安全状态。自1985年开始,他主持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采用新型水力驱动控制棒,推动世界上首座壳式一体化自然循环水冷堆成功运行。该项目具有良好的非能动安全性,被实际应用于清华大学核研院的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中,供热可利用率达到99%。

      凝心聚力

      守创新主阵地

      “9时35分,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今年9月12日,86岁的王大中在山东荣成石岛湾见证了全球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成功运行的历史性时刻,这标志着我国在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建设固有安全反应堆的过程中,王大中带领他的研发团队,凭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股韧劲干到底”的精神,走出了中国自主研发建设先进核能系统的创新之路。

      “我们的创新必须立足于自身,立足于原创,过程可能是艰苦的,这是必由之路。”早在确定固有安全性为研究方向之初,王大中就将目光投向了被誉为“不会熔毁的反应堆”——高温气冷堆,并最早提出了“环形堆芯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新概念,相关技术先后在前联邦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获得专利授权。王大中还从建设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型、实施从小规模实验堆到全尺寸工业示范电站的发展路线以及坚持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等角度入手,为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王大中的带领下,三代清华核能人、数百位科学家凝心聚力,历时30余年,实现了我国在世界先进核能技术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在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球床流动特性、氦技术及氦设备等数十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的助力下,2000年,世界首座固有安全特性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在清华大学建成。在此基础上,王大中站在国家战略需求的角度,通过建设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推进实验反应堆向工业规模原型堆跨越,为世界先进核能技术发展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全球能源体系提供中国方案。石岛湾核电站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其设备制造国产化率达到了93.4%,是我国目前国产化率最高的核电项目。未来,该核电站的顺利运行将带来每年14亿度的发电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90万吨。

      “科研工作是一项从严从高的事业,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正如王大中在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那样,科技创新是他爱国的主要方式,自强不息是他前进的不懈动力,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坚定信心勇敢向前,中国将会有无限的未来。(本报实习记者 薛佩雯)

      编辑心声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又多了两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一位是立志航空报国,坚持自主研发中国人自己的战斗机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两院院士顾诵芬;一位是攻克核心技术,建造起世界上第一座5兆瓦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堆,在多个国家获得专利授权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他们追求科学真理,葆有家国情怀,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倾其一生,岁月催生华发,却消磨不了殷殷之情、拳拳之心。向科学家致敬!